谜西艺术:1920年代,米罗数次前往巴黎,并在加入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团体。到1925年,米罗凭借在巴黎皮埃尔画廊的两场展览(一场是个展,一场是超现实主义团体的群展)跻身巴黎的艺术版图。巴黎对于米罗,意味着什么?
丹尼尔博士:巴黎对米罗的艺术之路的影响非常大。1918年,米罗在巴塞罗那的达尔毛画廊(Galeries Dalmau)举办首次个人作品展,反响平平,巴塞罗那的艺术界对这种充满先锋意味的作品尚未能接受。1920年,米罗决定前往巴黎发展,当时的巴黎是全世界的艺术中心,这里有俄国的先锋派、也有德国的达达主义、有美国的爵士乐,也有俄国的芭蕾舞,而且彼此在一起毫无违和感。这不仅是因为法国长久的艺术传统和繁荣的艺术市场,更是由于所有国家的年轻艺术家都汇集与此。
米罗在巴黎频繁参加艺术界活动,受超现实主义旗手安德烈∙马松(Andre Masson)的影响,米罗与巴黎超现实主义团体交往日益密切,并逐步奠定了属于他自己的超现实主义艺术语言。此后的十多年里,他保持着候鸟的生活方式,冬天在巴黎,夏天在蒙特罗奇(Montroig是西班牙塔拉戈纳原野地区的一座小镇)。四季的变化,喧闹与宁静,城市与乡村,就像阴阳调和一样。
谜西艺术:米罗和他的超现实主义朋友们,一直保持着联系吗?
丹尼尔博士:是的。巴黎是他们社交圈的大本营,伦敦也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。1930年代,伦敦有家酒吧叫“巴塞罗那”,就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钟爱的消遣场所。不论在巴黎还是在其它地方,超现实主义圈子都不是固步自封的,米罗在巴黎也受到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。
谜西艺术:在生活中,米罗是个什么样的人?
丹尼尔博士:米罗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,待人处事都是如此。他曾经捐赠很多作品给巴塞罗那城市,也全力帮助西班牙年轻艺术家的成长。1940年代到二战结束,西班牙的经济状态非常糟,由于西班牙内战的缘故,西班牙艺术家与欧洲其它国家和美国的人员交流全部中断,米罗是仅有的几位拥有世界声誉并坚守在巴塞罗那的艺术家,他成为西班牙年轻艺术家心目中的灯塔。在米罗九十高龄的时候,他依然非常热情地招待年轻艺术家,欣赏他们的作品,并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,这都给年轻艺术家巨大的鼓舞。